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今日(六月二十日)出席香港銀行公會「青年理財教育計劃」啟動儀式的致辭全文:
May(香港銀行公會主席陳秀梅)、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好高興今日出席香港銀行公會「青年理財教育計劃」的啟動儀式,跟大家分享我對青年人理財教育的看法。
二零零八年環球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經八年,理財教育在世界各地漸漸受到重視,因為在市場經濟體系裏,個人的理財抉擇對自己的財務狀況及退休生活有着巨大的影響。香港是世界知名的國際金融中心,與理財相關的資訊相對充裕,但是不少市民對運用儲蓄、貸款、保險、退休規劃的認識及實踐還有進步的空間。
就以個人貸款為例,信用卡或私人貸款的利率偏高,不宜作為長期的融資來源,但我們時有所聞,一些年青人可能由於信用卡貸款或個人借貸申請簡便而傾向以借貸來支持消費,情況令人擔憂。也有人以為可以「以債養債」,在不自覺間便墮入惡性循環,以致不能自拔。這些借貸行為更會令他們成為行騙者的對象,令一些社會問題出現。
香港作為發達的金融中心,投資者可以參與世界各地的股票、債券、房地產及商品市場,又可以運用基金、衍生工具及保險等工具管理風險。雖然證監會對投資產品有嚴格的監管,金融中介亦會為投資者作分析及風險評估,但投資決定最後還是自己的,因此明智的投資者必須掌握一定的投資及風險管理知識。
當然理財知識是需要累積,良好的理財態度亦最好可以從小培養。我聽過一些中學生分享,因為父母提供日常生活的全部需要,對金錢並沒有明確的概念,所以我們可以教育他們儲蓄的重要性,及如何削減不必要的開支。
另外,隨着中學生踏入大學及進入職場,就要面對更多重要的理財規劃,例如為繼續升學的支出、為交稅作準備、強積金供款,甚至結婚或置業準備,實在需要掌握一定的投資及風險管理知識。
所以我好高興見到香港銀行公會在過去三十五年來,與政府及監管機構一直緊密合作,致力維持本港金融穩定之餘,作為前線的服務提供者,公會的會員銀行在理財教育方面亦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今年香港銀行公會再度舉辦「青年理財教育計劃」,透過一系列有趣、互動、並富有意義的參觀活動及工作坊,向中學生傳播理財知識,培養他們理財計劃的能力,亦讓年青人對銀行及金融業有更深入了解,為有興趣投身行業的年青人提供更多實用資訊及意見。
我希望同學們能好好把握這個機會裝備自己,並將所學與同學分享,最後,我預祝今次活動圓滿成功。
謝謝!
- 完 -
|